首页>>法律法规>>法律法规
法律法规

法律法规

威海市山体保护条例

时间:2022-03-08  【转载】

 第二条


  本市行政区域内山体的保护、修复、利用、管理以及其他相关活动,适用本条例。


  第三条


  山体保护应当坚持生态优先、科学规划、防治结合、合理利用的原则。


  第四条


  市、区(县级市)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山体保护工作的组织领导,将山体保护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,建立健全山体保护工作协调机制,保障经费投入。


  第五条


  自然资源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山体保护的监督管理工作。


  发展改革、公安、民政、生态环境、住房城乡建设、规划、水务、农业农村、文化和旅游、应急管理、林业等行政主管部门按照各自职责,做好山体保护的相关工作。


  第六条


  任何单位和个人有权举报和制止破坏山体的行为。举报受理部门应当依法处理。


  第七条


  市、区(县级市)人民政府对在山体保护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,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、奖励。


  第八条


  市、区(县级市)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开展山体保护宣传教育活动,增强公众山体保护意识。


  报刊、广播电视、网络等公共媒体应当加强对山体保护的公益宣传。


  第二章


  保护规划


  第九条


  市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部门编制山体保护专项规划。山体保护专项规划是山体保护工作的基本依据,山体的保护、修复、利用、管理等活动应当符合山体保护专项规划的要求。


  山体保护专项规划应当符合国土空间总体规划,并与其他专项规划相衔接。


  第十条


  山体保护专项规划应当包括下列内容:保护名录、保护区域、保护级别、法定图则、管控措施以及其他有关事项。


  第十一条


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山体,应当纳入保护名录:


  (一)反映城乡自然山水格局主要特征的;


  (二)承载地域历史文化记忆的;


  (三)具有生态保护和修复、防洪排涝、水源涵养等功能的;


  (四)具有特殊经济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和军事价值的;


  (五)其他应当纳入保护名录的。


  第十二条


  对纳入保护名录的山体,应当划定保护区域。保护区域的保护级别分为重点保护区和一般保护区。


  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,划入重点保护区:


  (一)自然形态完整、景观原生独特的;


  (二)具有历史文化保护和军事价值的;


  (三)对生态、景观或者居民生活具有重要影响的;


  (四)地质灾害易发、水土流失严重以及生态脆弱的;


  (五)其他应当重点保护的区域。


  重点保护区以外的保护区域为一般保护区。


  第十三条


  编制山体保护专项规划,应当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。山体保护专项规划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的时间不少于三十日。
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