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>>以案说法>>以案说法
以案说法

以案说法

1955年李万铭西安吹牛事件:战斗

时间:2025-01-05 21:26 作者:佚名 【转载】

东莞东城律师获悉

1955年1月的一天,报纸上宣传的“家喻户晓的战斗英雄”李万明在前往兰州的途中,在西安短暂停留。接到消息后,时任陕西省委常委的张德胜亲自赶来。前来表示哀悼。

李万明见到张德胜也没客气,一本正经地向张德胜吹牛。

大致意思是:“说实话,我这次其实是要去兰州上岗的,兰州军区司令员非要让我来,还说要把军长职位让给我。”参谋和师长我一去就到了。”我们必须讨论重要的军事事务。”

张德胜闻言,脸上的笑容渐渐凝固了……

他突然觉得不对劲,因为张德胜本人曾担任二野政治部主任,同时还是兰州军区政委。正常来说,这么大的事情他应该听说过,但事实是他从来没有听说过这样的事情。

看着眼前这个正在谈论火车的所谓“英雄”,完全不像一个立下赫赫战功的战斗英雄,张德胜心想:这会不会是骗子呢?为慎重起见,他在与黎万明正常会面交谈后,通知省公安厅对黎万明进行详细调查。

而随着这次调查,谜底终于揭晓。

省公安厅经过调查,竟然发现没有人能够证明其简历上的功绩,而且很多地方都不一致,于是李万明很快就被逮捕了。

被捕后,李万明干脆承认自己是骗子,同时将自己诈骗的细节一一讲述。原来,李万明的诈骗手段,其实是祖传手艺。

1. 欺骗的技巧是祖传下来的

李万明出生于1927年,出身于一个良好的家庭。他的父亲是做生意的,算是个小地主。因此,他的童年生活是比较安逸的。当其他孩子早早出去干活看家的时候,他还能留在家里。享受生活。

而且小时候,他经常在自家开的粮店里玩耍。

——对于李万明来说,父亲的经商做法简直就是“言传身教”。李万明小时候就被父亲教导如何在酒中加水、如何以次充好、如何将假货掺入正品。卖。

而即使被发现,父亲也能平静地指着店里“别开玩笑,货真价实”的招牌,告诉顾客这完全是不真实的。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李万明自然学不到什么好东西,而且还慢慢学会了一些偷偷摸摸的东西。

俗话说“小时候偷针,长大后偷金”。李万明小学时偷书本、试卷,中学时偷手表、钱,当邮递员偷信件钱。面对儿子偷的东西,家人不但没有责骂他,反而夸他聪明能干。

总之,在“做大事”之前,他偷过任何值钱的东西,而他的父亲其实也为此感到非常自豪。

1945年,18岁的李万明开始对现状感到不满。他觉得依靠这些小偷小摸的手段并不是长久之计。既然都是谎言,不如大声喧哗,比如“我们为什么不开门营业?” “开封后可以保存三年”,所以他打算先把自己包装一下。

1945年1月,进入安康兴安师范学校继续学习,成功加入国民党,随后报名加入国民党青年军。由于他的文化和“做事”能力,国民党也赏识他,并授予他207师准尉政治干事职务。

在此期间,为了“进步”,他积极参加反共运动,到处张贴反共标语、标语等。也是在加入国民党之后,他在心中定下了自己未来的目标——做一个像蒋介石那样的人,即使不是领导人,也要做一个大官。

但他毕竟从小就养成了不好的品行和懒惰的本性。如今加入国民党后,他却沉迷于欺骗、虚荣、贪图权力等恶习。

李万明虽然志向远大,但想要靠自己的力量实现成为高官、享受财富的愿望,却并不容易。毕竟他没有战功,也不敢去前线争夺战功。其次,他没有任何背景,想要获得高官和丰厚的俸禄,完全是无稽之谈。

但李万明并不想就这样放弃。他觉得解决办法总是比困难多。既然不能从正规渠道得到,为什么不能通过歪门邪道去争取呢?比如搞一些诈骗,毕竟这样可以发挥他唯一擅长模仿笔迹的优势。

正如他后来坦白的那样,他当时的人生信条变成了:“想做就做大骗子,冒大风险才能享受大福。”抱着这样的理念,他开始走上了诈骗之路。

然而,他的起步并不顺利,因为他第一次尝试欺诈就被偶然发现。

当时,他所在的国民党部队正在进行更新换代的整编行动。他立即利用这个机会伪造证件,企图获取国民党士兵的退休金。

但由于他的手段不太高明,很快就被检查证件的士官发现,因此被国民党关押在沉阳陆军监狱。此时,李万明年仅十八岁。

2. 如果你决心这样做,就继续欺骗。

1948年,出狱的李万明跟随军队前往东北,参加国共内战。

然而,在辽沉战役中,李万明的国民党军队被打得落荒而逃。他趁着战败,没人关心他的行踪,直接从东北逃到了江苏南京。

1949年4月,南京被解放军攻陷后,李万明似乎看到了又一次“作弊”的机会。

当时国内局势十分混乱,各地战乱不断。由于战争频繁,很多事情都没有太多的精力去验证,这给了李万明可乘之机。

于是他先伪造了一张“中央大学”的证明,说自己是这所大学的学生,需要重新学习。在当时的背景下,审查人员看到他确实像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,没想到怎么有人敢造谣,就让他用假身份,成功渗透到军政部。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大学.学习。

后来,李万明顺利从学校毕业。他告诉学校,他想到西南工作组工作。学校并没有怀疑是诈骗,还给他发了介绍信,还有鉴定材料等东西。

其实,李万明根本就没打算去西南这么困难的地方。他真正想要的是看看那些身份证明材料是什么样子的。毕竟有了这个,他就可以立即按照真印的样式制作假印,制作假材料……

随后,李万明拿着虚假材料到常州市人民政府应聘工作。常州市人民政府刚刚成立,人手紧缺,干脆给他分配了一个职位,让他到市建设局当科员。 。

但即便取得了这样的成功,李万明依然不满足。他似乎觉得,自己的能力不该止步于此。在他看来,办事员的地位太低了,于是他又开始故技重施,伪造文件、封信、包装自己。成为解放军科长、残疾人等。

然而,这一次他太过仓促,最终还是被发现了。随后他被当地人民法院以“伪造证件”、“诈骗”等罪名判处有期徒刑三年。

不过,他这次入狱的时间并不长。由于表现良好,1951年被人民政府赦免并提前假释。按理说,李万明这次应该是吸取了教训,东山再起,但或许是人民政府对他的判决太过仁慈,李万明依然一意孤行。

他尝到了欺骗的甜头,以为失败的后果不过是坐几年牢而已。因此,入狱的判决并没有让他彻底悔改,反而让他总结了一些经验,那就是:出狱后如何避免逃避。错误的做法。

事实上,他确实发现了一些漏洞。

他注意到,当他把伪造的物品拿给政府部门的人看时,他们通常不会仔细核实,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时间和条件。

后来他想:如果我伪造的证件上写的是知名领导的名字,他们总不能去北京或者其他地方找这些领导去查吧?

所以之后他行骗的时候经常会写上大领导的名字,这样就大大增加了行骗成功的几率。

例如,1951年1月,李万明刚出狱,就主动到安徽省滁县紫刻店请他们私下为自己刻了一枚印章,上面写着“二委组织部”。野战军”和“政委邓小平”。 。

有钱就能出丑,所以刻坊的人也没有多问,直接答应了李万明的要求,将这些印章刻了出来。

此后,李万明立即伪造了一份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席马明芳写的所谓“介绍信”,然后委托他人准备一些所谓的“伤残军人证明信”、“伤残军人证明信”等。给中国共产党员的信”等。

更离谱的是东城律师,为了让欺骗看起来更真实,他甚至还伪造了一份伤残鉴定证明。

3. 欺骗越深,就越“真实”

整理完所有的资料后,他立刻又开始了他的老事。他直接到西安市政府找到组织部,开门见山地要求当时的陕西省政府给他安排工作。

虽然他带来的信息存在一些漏洞,但正如我们之前所说,大多数政府机构的职员都不会太仔细地检查这种事情的真实性,更不会直接给大领导打电话去核实。

于是,李万明再次行??骗,得到了一份体面的工作——去了公安局,然后进入民政部门当了一名文员。

一个骗子公然走进了人民政府系统。凭借自己的能说会道和锻造的功绩,他逐渐获得了共产党员的身份,以及“人民立功”奖章、“革命伤残军人”证书等荣誉。 ...

而且,入职六个月后,组织特意将他选为培养对象,送他到武功西北农学院进修。

进校仅四个月,他就伪造了一份“二野军组织部”的所谓“军调令”,交给了当时的西北农学院。

农学院领导对“让李万明去中南局担任某军某团参谋长”的军调令深信不疑。更可笑的是,临行前我还和他合影留念。

正是因为西北农学院领导的“协助”,李万明才获得了许多他从未听说过、接触不到的公章、档案、信笺等。

接触到这些事情后,李万明利用自己自带档案的便利,进行了翻修,顿时有了一份全新的履历:1936年参加革命,在第359旅(不敢说是第358旅)服役。旅,人太熟悉了,很聪明))连营长,后来在志愿军里担任参谋长,战斗英雄。

1952年,他带着这些东西来到了武汉。这次他的信息要么是真,要么是假(他确实是通过假欺骗得到的),而这种情况是最难辨别的,所以他冒充了一名武汉老红军战士。 ,战斗英雄的时候,武汉也相信。

不久后,他被分配到中南局军政委员会农林部工作,这次的官职不小。他实际上是科研院秘书处的主任。由于地位崇高,他甚至被邀请参加前往苏联的科考。

随着他获得的优势越来越多,他的造假也更加频繁和大胆。不久后,他还伪造了一封志愿军回国代表团团长李学三的信,信中写道:“陈赓军长已获司令批准调往朝鲜。”第12军第35师副师长兼参谋长。”

当地部门看到大领导的来信,也是对他另眼相看了。

而凭借着这些光环,他终于成功地把美女赢了回来。

——那个时代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,李万明伪造的简历太过全面,而且他的吹牛往往很有感染力,所以这个无辜的共产主义女翻译为他感到难过。爱情,后来两人牵着手,一起走进了爱情的殿堂。

总之,随着时间的推移,他的官位越来越大,怀疑他的人也越来越少。

——毕竟,他不仅擅长撒谎,而且还很擅长隐藏自己。比如,他平时口吃,但他说这个口吃问题是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被美军毒气中毒造成的,凭空增添了很多悲剧色彩。不得不让人佩服。

他的诈骗生涯一直持续到1955年,途经西安时被省委书记张德胜发现并被捕。从1949年到1955年的六年欺骗高峰期,可以说李万明把他的欺骗发挥到了极致。

4、人生新征程

这件事当时爆发后,引起了当时整个社会的轰动。群众对他的批评无数,李万明也被一些愤怒的社会人士贴上了“特务”、“间谍”、“盗窃”的帽子。国家机密”等帽子。

但当时的调查组还是顶住了社会各界的压力,对该案进行了公正的法医调查。经过一年多的调查,发现李万明诈骗的目的其实很简单。他只是追求个人享受,根本不关心政治。志向。

他搞这么大一个骗局,就是为了吃喝玩乐,坐飞机养伤。其余的没有骗取公款;没有为他人谋取利益;三是没有窃取国家秘密,任职期间确实做了一些实事。

因此,人民法院认为,李万明的犯罪动机较为简单,没有政治抱负,其犯罪行为不会导致死亡。但由于行为极其恶劣,影响恶劣,仍须严惩。因此,1956年,李万明被北京中级法院判处有期徒刑15年,剥夺政治权利5年,并没收全部赃物。

与此同时,他的妻子也发现自己被渣男欺骗了,后来和他离婚了。

但事情还没有结束。 1968年,正在积极劳动改造、希望尽快释放的李万明再次受审。这次,他无故被加判10年。他已经在监狱里呆了12年了。眼看光明即将来临,他却没想到。他还得再入狱13年。如果是别人,他可能早就放弃自己了。

不过也许李万明这一次已经彻底想通了。他觉得自己的罪孽很严重,所以被加刑后并没有太多的情绪。他只是更加努力改造,年年努力工作,多次在狱中立功。因此,他在服刑23年后,于1978年3月24日提前出狱。

党的十三届三中全会后,大规模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开始。无故又被关了十年牢的李万明也被纳入平反之列。

转型时期,李万明下定决心开始新的生活,从1973年到1975年的三年里,他不断救助砖窑里拉砖的受困车厢。此举受到了大家的好评。

不仅如此,他在监狱里度过的这十年里,他的工作态度非常端正。

——不仅听从指挥,还经常超额完成交给他的生产任务。同时,他也珍惜公共财产,特别注重生产质量。还在狱中举办的大庆“六拍”比赛中四次获得冠军。总之,工人奖章有很多立功、赎罪的积极表现。

李万明在入狱之初虽然也有抵制改造的情绪,但这很大程度上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心理波动,这其实是人性。

庆幸的是,最终李万明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,彻底改变了自己的想法,逐渐成长为一个能够养活自己、对社会有用的人。

也正是因为如此,国家才给予他提前假释,并为后来判刑的罪行平反,并支付了500元经济赔偿。

1982年,政府在电视上对李万明进行了专访,为他正名,并表示他已改弦易辙、洗心革面。更让他喜极而泣的是,在这期节目中,李万明竟然找到了自己渴望多年的儿子。

早在他被判与妻子离婚时,他就与儿子失去了联系。他出狱后,一直在寻找儿子,而通过这次采访,他也成功找到了儿子,完成了他余生最大的心愿。

1983年,李万明开始了新的生活,重新组建了家庭。 1984年4月,政府破例给予57岁的李万明(出狱后在西安汽车制造厂工作)工人待遇。毕竟那时他已经10多岁了。超过国家规定的录用年龄的,不能转为正式工人。

总之,国家对于改过自新的李万明还是给了他足够的宽容,而李万明这一次也没有让国家失望东莞东城律师,他真正获得了重生。

东城律师?敬请于评论区发表高见,并对本文予以点赞及转发,以助广大读者把握法律与正义的界限。

技术支持: 建站ABC | 管理登录